發表文章

搬到 blogger

因為用了十年的 dreamhost 讓人有點不稅,決定把原本的 shared host 收掉,文章搬上 blogger 圖片和 URL 大半都 broken link 了,不過暫時懶得修,就這樣吧

正步

前幾天在麵店吃麵,電視上說有群年過半百的阿伯星期天要踢正步。 一般我們對追求夢想,持續學習的中老年人都是給予鼓勵;但活在過去的榮光的人,一向是沒有什麼市場。我看了搖搖頭都噥幾句說:「都年紀一大把了幹嘛這樣虐待自己的身體呢,要支持國軍,應該有很多方法吧?」 「年輕人,你搞錯了」 正在櫃臺準備結帳走人的一位長者發話了。他的聲音洪亮,眼神精悍,背桿直挺,一臉傲然,看來應該是久經軍旅的大人物。 我正想為說錯話道歉時,他繼續接下去:「你以為踢正步就是整齊劃一,看來有精神有紀律,不過是形式主義,和戰力一點都沒關係對吧?」 我臉上一紅,還真的是這樣沒錯。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正步,絕對是可以上戰場實戰的。雖然起源於德國徒具形式的閱兵,但到了中國,結合中國流傳五千年的硬功夫,也曾經在戰爭上發揮過真槍實彈的威力。」 「喔?」我的臉上滿是疑問。 「在八年抗戰的時候,只要有一個訓練精良的憲兵班,同時正步起腳,踢翻日軍的裝甲車,也不是什麼難事。」 我點點頭表示認同,雖然還是覺得有點難以想像。 「當然,現在要訓練到這種程度,是很困難的了」他嘆了口氣,付完錢走出店門口。 事情就發生在那一瞬間。 外面突然傳出嘈雜的聲音:「抓住他,搶劫!」一個歐巴桑大叫著。 一個混混模樣的年輕人從店門前的騎樓橫衝過來,就快要撞上那位長者:「閃開、閃開!」 長者一側身,右腳往年輕人的腳上用力一踏--震腳!接著身體挺直,左腳用力一起,乾淨俐落。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正步嗎?! 只見年輕人一瞬間整個被踢翻過去,旁人全都愣住了。 然後長者緩緩放下腳,若無其事地走人了,只留下在地上繼續哀嚎的年輕人。 等我回過神來,猛然起身,想追上去再和他請教一番,發現那位長者已然走遠,瞧不見身影了,心中實在感到無限的遺憾。 不過,只要同在一個城市,我想,總有一天會再相見的吧。到時候,我想好好問清楚,我們國軍拔草和刷油漆的功夫,是如何在戰場上克敵致勝的。

文言文

最近不少人講到文言文教育這種東西。 其實文言文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它就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而且就算身為理組的我也知道,文言文相對於白話文,內涵橫跨三千多年,把它當做「一種」文體是絕對不適宜的。 文言文對我來說是什麼: 一、文言是一種精鍊的語言,可以把很長的話縮短成幾個字。不過就像所有的省略一樣,在當下它表達的意涵可能非常清楚,但時間一久,如果你跳脫原本的文化、語境、脈絡,那麼將無法回推原本的意涵。在這點上面,就並非是一種優點。 二、文言是一種歷史和文化。如果你想要看懂古人寫的東西和文獻,就必定需要看懂古老的文字,這是避不開的。 三、文言是一種藝術。就像許多現代藝一樣,有時候看懂並不是最重要的事,重點是它如何觸動你的心絃。 可以說在中文中屬於比較進階的東西。而像所有的語言一樣,你每能多了解一塊,就能多開啟一扇新的世界之窗. 不過我反對僵化的文言教育立場也是很堅定的,為什麼? 一、推廣文言文的那些人幾乎也都是傳統「黨國派」教育的擁護者。這些人的論調一向是過去的那套最好,什麼都不需要更改。 聯考最公平、填鴨教育最好,學生只需要學習制式化的內容即可,因為義務教育的重點是普及以及讓學生有謀生的能力,所以不需要考量個人因素。 其實教育如果不需要考量個別因素,只是求生技能,每個人出來都該像是工廠的零件,那麼重視文言這種 "high art" 講穿了根本就完全是自打嘴巴。 簡單說我根本就不相信你們的理念。 二、根本沒有小時候讀一讀長大就自動能了解這種事,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80-90% 的人學了當初他看不懂的國文,長大就只是單純的忘掉而已,而沒有成為他的骨肉。什麼道德教化也根本假的,中國三千年文學中被選擇留下的文學作品,一向是為政權服務,根據道統在選擇的,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三、考試的內容非常的有問題,到底你想復辟的國文考試,不就是考記作者生平、排年代、詞彙解釋之類的,到底這種東西對語言的運用,有什麼意義? 國中、高中、大學,學了那麼多年的文言,學生能寫得出一句嗎? 還不如教點邏輯和哲學吧,實用點。

談談台灣人使用統傳漢字的優越心態

對簡體字的蔑視其實也是中華民國黨國思想、傳承正統中華文化的遺毒,另外所謂將繁體正名為正體更是不合邏輯 正字或正體字的相對為「異體字」,什麼是才是正字都是人為規定的,繁體作為中華民國的正體字這當然無疑問,但中國並沒有審定簡體以外的正體字,所以簡體當然就不是什麼異體字,而是中國使用的正體 再者目前大部份的華人使用簡化字這個字元集,那使用「繁體字」、「傳統字」或「舊字」作為 retronym 是沒有問題的,繁、傳統、舊,這些形容詞本身並不具有什麼貶義,若你覺得有那叫玻璃心 大家都是使用中華文化的遺產,漢字也沒有著作權,我們當然可以在某些層面上將不同的字元集分出優劣高下,但絕對沒有誰才是正統的問題 如果覺得不該有簡化字的出現,大部份的理由不過是事後之明 會有簡化字的出現邏輯非常的簡單,就是為了減少文盲。以漢字那麼複雜和困難的學習曲線,任何一個人想到文盲率,很難不歸咎於漢字太難,尤其前面還有兩個簡化/拼音化成功的先例(韓國和日本),當初規劃簡化字是第一階段,而全漢語拼音化是第二階段 對有受過完整教育的人(以古時候來說,就是書生、士大夫),用簡體或像拼音這種「注音文」當然反而會比漢字更難用,但是對於學識不高的人,甚至像日韓他們口語和漢字完全無法對應的語言來說,拼音則絕對是一種福音 日本是自然發展所以保留了部份的漢字,而韓國是人為規定所以後來漢字就沒有留下來,相對於學好多年都難以上手的漢字,韓字(或稱訓民正音、諺文)至不濟一個星期都能學會,對於讓知識普及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然後來的事大家也知道,因為現代的教育普及,文盲率已經很低了,若大部份的人使用目前的漢字都沒問題,再拼音化其實弊大於利。以至於到今天電腦應用的普及,其實使用簡體相對於傳統漢字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好處和優勢 但如果回到 1930 年代,你能預測得到嗎? 國民政府一樣也有簡化字的計劃,但是要感謝蔣介石先生自詡為中華文化正統繼承人的執拗,所以後來來台灣之後簡化的計劃就被擱置了,所以我們今天才能繼續使用保留了自漢朝隸書以來較多傳統元素的傳統漢字 再來談談簡體字的缺點,簡體字本身攜帶的資訊量比較少,有些字被改得較不符合原先的六書原則,而一字多音和一字多義的狀況也變得比較嚴重 但說實在這也只是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而已,大部份的簡體字其實也是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異體字或書法字,簡體字被簡化的元素並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那麼多,而一字多音和

做一個 XX 的動作

最近「語言癌」討論越演越烈,各行各業每個人好像都能講出一番道理,其實以語言學來說,只要用一句「prescriptive 和 descriptive 的區別」就講完了,沒必要講得落落長,甚至還牽扯到威權去,真的扯遠了。 而且把它形容成語言的癌症也是不適當的,生動和容易記憶溝通有餘,正確性不足,因為實際上這種語法並非不受控制的增長,根本就是一種錯置,所以我標題也不用這個詞。 什麼是 prescriptive (規範性) 和 descriptive (描述性)?用白話說,前者就是你把文法視為一種確定的規範,語言要合乎這個規範才是正確。後者則是只根據現有的語言描述它的現象無所謂對錯之分。 那麼以 prescriptive 的角度來看,它到底有什麼問題呢? 很多人用贅字冗詞的角度去說明它不好,以「打工用語」或「短句加長」這樣的角度說明它存在的合理性,但除去喜歡不喜歡、精練、優美與否這樣的主觀的認定以外,做一個 XX 的動作這樣的詞仍有它決定性不適當的理由。 比較以下句子: 1. 作一個勝利的手勢 ... (O) 2. (跳舞中)做出一個邀請的動作 ... (O) 3. 做一個喝水的動作 ... (X) 4. 做一個看書的動作 ... (X) 動詞(做/作)+受詞(XX 的動作/手勢)這樣的構成在中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構成1、2完整意義的「行為」就是「做某個動作」,Verb+Object(省略了Subject)。 但喝水、看書、下架、了解這些詞本身都已經是一個完整的「行為」。放著中文原本的正常的表達方式不用,硬要說成「喝水/看書的動作」,則相當於是先把喝水、看書形容詞化,再去形容「動作」這個本身無意義的「形式名詞」,在其它的語言,例如日文,這樣的結構可能是正確的,中文本來卻沒有這種習慣。 更重要的是,以中文原本的邏輯來看,「動作」屬於事物的表象而非內涵。如果我說「我在做一個喝水的動作」,與其說會被解讀成「我在喝水」,更有可能被解讀成 我只是拿起杯子作勢要喝水,或憑空做一個要喝水的手勢、樣子,但事實上根本沒有喝水 。 當然,如果我真的喝水也是會產生一個喝水的動作,但如果我有一百種可以避免誤解的其它表達方式,顯然不該選擇一種把句子增長後,非但沒有增加資訊承載量反而使得語意更模糊的表達方式。 後記: 換個想法,在一個人人口惠而實不至的時代,那麼大家都只不過「做一個道歉的動作」而非

被錯用的名詞:哭兇

在台灣機車的術語裡面避震器有時候也叫做「哭兇」 從發音很自然大家會想到這是從日文進入台語的的外來語之一,這沒什麼問題,那麼,問題在哪呢? 哭兇 = クッション (kusshon),來自英語的 cushion,cushion 是什麼意思呢?是坐墊的意思。對,就你坐的那個坐墊,在 Google Image 裡面不管打 クッション 或 cushion 出來的就是一堆滿滿的坐墊。 避震器(中文又稱阻尼器)的英/日文正確名稱又叫做什麼呢?叫做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ー (Shock absorber),而一般車輛通常稱為懸吊 サスペンション (suspension)。 機械中存不存在 cushion 這樣的東西呢?其實是有的,通常指的是 緩衝墊片 。 當初到底為什麼會把 cushion 當成機車避震器的原因已經不可考了,推測大概是因為墊片也有緩衝吸震的作用,當初有人把它和避震器混淆後就延用至今了吧。

陰曆,陽曆,農曆?

圖片
如果上街隨便去訪問路人,要他五秒內回答農曆和國曆哪一個更符合傳統農業社會耕種習慣,我猜十個裡面至少有九個都會告訴你是農曆 不過,真的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這種概念的來源不外乎是以下幾個因素 1. 農曆有二十四節氣標示季節,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先的智慧,中國獨有的東西 2. 農曆名字就有農了,當然是最適合農業社會 3.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民曆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所以當然中國傳統智慧結晶會勝過西洋的曆法 在繼續討論下去之前,我們先做一些名詞的探索或者說是地球科學的複習: 年 :通常指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月 :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一次盈虧的週期 日 :地球相對太陽自轉一次的時間 季節 :因為地球公轉時,地球自轉的傾角造成太陽入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氣候差異 黃道 :地球繞太陽一周時太陽投影在地球上的軌道 二十四節氣 :黃道的二十四等分 陽曆 :按照太陽的週期編寫的曆法 陰曆 :按照月亮週期編寫的曆法 好了,回到原先的第一個問題,請問「陰曆」和「陽曆」哪個適合農業耕作?當然是 陽曆 更適合,因為季節本來就是太陽而不是月亮造成的,所謂的節氣本來就是以太陽為依據。 陽曆使用 365 天為一年,和地球實際公轉的 365.2425 很接近,誤差靠「閏日」就可以修正,而陰曆因為以月亮的盈虧為主,一年十二個月只有 354 天左右,有很大的餘數,而且修正的方式只能用「閏月」,造成節氣的估算無法從日期一望而知,若不查表就沒辦法知道節氣確切的日期。 舉個實際的例子好了,我們知道古時候春分播種,春分在什麼時候呢?我們列出最近幾年的時間(以 UTC+8 為準) 公曆:2010/3/21 農曆:庚寅年二月初六 公曆:2011/3/21 農曆:辛卯年二月十七 公曆:2012/3/20 農曆:壬辰年二月廿八 公曆:2013/3/20 農曆:癸巳年二月初九 公曆:2014/3/21 農曆:甲午年二月廿一 公曆:2015/3/21 農曆:乙未年二月初二 有沒有發現,陽曆因為照著太陽的週期走,所以每年春分都落在 3/20~3/21 附近(i.e. 黃經零度),但農曆按日期來看前後卻可以差到二十幾天。所以如果沒有天文學家(欽天監)按照太陽的運行,在農曆日期上面標上節氣,那麼對農民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因為一個節氣也才半個月,農曆上同一個節氣的日期卻可誤差到十天以上。由此可知,嚴格來說農曆並不是純粹的陰